A Sense of Space: the Catalyst of Creativity (中文譯文)

Invisible Architecture吉他手兼隊長關家傑(Alan Kwan)2022年7月在東京公演期間,有幸與《Jazz The New Chapter》主編柳樂光隆(Mitsutaka Yanagura進行對談。本班輪註釋(liner notes)由柳樂基於訪問內容撰寫,解讀了Invisible Architecture成立的契機,以及《Between Now and Never》的創作靈感來源。

2010年是現代爵士樂界的分水嶺,自此變得饒富興味。日本的爵士樂壇尤其如日中天,新生代樂手如黑田卓也、BIGYUKI、挾間美帆和石若駿等冉冉新星嶄露頭角,熱鬧非常。爵士成為日本媒體廣泛報導的主題,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除了日本,亞洲整個爵士樂界都風起雲湧,蔚為風潮。今天,就讓我們介紹一位來自香港的爵士音樂人。

Alan Kwan (關家傑),是一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爵士結他手。接下來,我將引用的他本人的話,繼續介紹這位新星。

Alan 與 柳樂光隆 在東池袋 KAKULULU

2009年,Alan隻身前往北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研習音樂。北德克薩斯大學的爵士系是以超卓教育水準而名聞遐邇的專門學科,培養出如諾拉·瓊絲(Nora Jones)以及 Snarky Puppy 樂隊成員 Michael League 等傑出名人。Alan以優秀成績考上這所大學,並師從諸位名師,包括結他手Fred Hamilton、Eddie Gomez爵士三重奏的鋼琴手 Stefan Karlsson 、鼓手 Ed Soph和結他手 Richard McCrue。Alan表示,在與 Richard McCrue 長達兩年的一對一學習過程中,他學會彈奏音樂的要訣——不要只看樂譜,而是要看著與之演奏的同伴。McCrue 亦教導他要勇於打破規則,不設限制,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態度。

從北德克薩斯大學畢業後,Alan前往紐約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深造,他的老師包括以演奏 Michel Camilo作品而聞名的Michael Mossman,以及 David Berkman ——教材《The Jazz Harmony Book》的作者。在學期間,Alan同時積極參與紐約爵士音樂界的現場演出,汲取表演經驗。Alan說:「我有幸在紐約與多位出色的音樂家共享舞台,例如 Jonathan Kreisberg 和 Mike Moreno 等。皇后學院的教授們都是現役樂手,例如 Paul Bollenback是一位結他手。與其說是受教,其實更多時我得以參與其演出當中。有時他甚至讓我代替其演奏,實在獲益良多。」在紐約演奏的同時,Alan亦與流連當地爵士酒吧 Jazz Gallery的不同音樂家互相交流,這也影響了他後來的創作。

在這裡介紹一下Alan喜歡的音樂,和曾經研究過的音樂吧。

說起結他手,Alan這樣說:「我經常聽 Mike Moreno、Lage Lund和Kurt Rosenwinkel。 而當然 Pat Metheny、Joe Pass、Wes Montgomery、Tal Farlow 和Barney Kessel亦是我喜歡的。Barney Kessel對我來說是特別的存在。」除了研究現代爵士結他手,Alan也會深入鑽研傳統名家。他希望能把從這些青史名留的爵士巨匠身上學到的技巧,融入自身的現代演奏之中。在Alan身上,我們不僅可以聽到像Moreno、Lage和Kurt那種流暢的長音演奏風格,同時亦能感受到他自己獨有的漂浮感。

談到作曲家,Alan提到了這些名字:Wayne Shorter、Herbie Hancock 和 Kurt Rosenwinkel。「我買的第一張Kurt專輯是《Deep Song》;收錄當中的《Brooklyn Sometimes》一曲,對我而言非常特別。聽到 Brad Mehldau在前奏部分加入和弦時,我發現我從未聽過這樣的音樂,思維瞬間發生了變化。Kurt的曲子讓我意識到,現代爵士的作曲不是把各個獨奏部分銜接起來,而是通過結構和編排串聯起來。」

Alan以紐約的爵士現場為中心,曾經與 Billy Childs、Dayna Stephens、Fabian Almazan、Linda May Oh、Johnathan Blake、Orlando Le Fleming和Glenn Zaleski等眾多首屈一指的現代爵士音樂人同台演出。他在2019年發行的專輯《Petrichor》製於他回港前,集紐約現場演出作品之大成。專輯輯錄了多位知名紐約音樂家的音樂,如Dayna Stephens、Fabian Almazan、Linda May Oh和Johnathan Blake等,首首經典。

「我試圖把在過去約一年時間裡所做的一切,一一整理記錄。這張專輯就像一本日記和報告,每首曲子為一章節,串連為一本書。製作《Montauk》的速度本應更快,但為了配合專輯的概念,我自然就放慢腳步了。另外,錄製專輯時,紐約差不多下了整整一周的雨。朋友告訴我,『Petrichor』是指長時間沒有下雨後,雨水灑在乾燥的土地上,水分從土壤中散發的獨有香氣。我覺得這很符合我長期生活在美國,想要改變我周遭環境的狀態。」

這張專輯的精彩之處,在於它的整體氛圍和情感都是統一的,讓人得以像欣賞一個連貫的故事一樣,去聆聽整張專輯;同時其音樂亦存在足夠留白,激發聽者無窮想像。專輯不僅有輕鬆悠閒的節奏、透明而輕快的音色和質感,還在演奏中融入緊張感和專注力,不靠堆砌音符,讓人感受到音樂中的空間。對此Alan表示,是自己刻意不去彈奏過多旋律,從而達成的成果。「我希望這專輯能讓聽眾享受到作品整體,而非只關注到結他。」而這張專輯完美體現了此概念。當你細心聆聽此作時,你會明白,Alan不僅是一位結他手,更是一位全方位的藝術家。這張專輯已被提名金曲獎三個獎項,並獲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成績斐然。

Alan回到香港後不久,適逢全球疫情肆虐,一切停止運作,導致他本來與日本鋼琴家林正樹共同策劃的合作專輯也被迫延期。在這影響下,他開始探索如何遠程創作音樂,這也是本作《Between Now and Never》誕生的契機。

Alan組成了一個名叫Invisible Architecture的樂隊,以三位製作成員為核心。他最初計畫跟北德克薩斯大學的同學,亦是技術最棒的鼓手 Matt Young 合作,但礙於疫情,他們不得不改為遠程製作。亦正因如此,於是他們想到,何不加入電子與環境音樂元素?確定大致方向後,Alan邀請了擅長合成器的Jordan Gheen加入,而樂曲中的貝斯及薩克斯部分,則分別由同班同學Mike Luzecky,以及 Dayna Stephens 演奏。從錄音到混音、母帶,這個班底用了兩周時間便完成了專輯的製作。話說回來,Alan和Matt Young在大學時期都參與了Aaron Parks 名為「Invisible Cinema」的演奏項目。碰巧這張專輯同樣冠名「Invisible」,亦同樣由影像喚起創作靈感,可說是受到Aaron Parks的啟發之一個致敬。

專輯的音樂方面,我們不僅能聽到爵士音樂人拿手的即興演奏,以合成器為中心的電子音色也佔了很大比重,並加入了大膽的編輯、多軌混音和後期製作。可能這種混合製作出現在爵士音樂人身上,讓人感到意外,但其實此舉在前作《Petrichor》已可見一斑。《Petrichor》也有極簡元素,在某部分加強了混響,明確展現了Alan對於音色上的追求。最重要是,這張專輯隱藏了讓聽眾能夠從「爵士」以外之角度來欣賞的元素。總而言之,這張專輯充滿驚喜,但無疑在此之前,種種跡象已經呈現。

於是,當我向Alan查問有關那些環境音樂和電子音樂元素的靈感來源時,得到了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答案。

「林正樹的鋼琴獨奏《Pendulum》及《Lull》的環境音樂元素是我的靈感來源。如果目前不能與林先生一同製作專輯的話,我想以其他形式促成合作。林先生的音樂旋律性很強,給它加入電子音樂元素就恰到好處。另外,Kneebody雖然不是電子音樂風格,但是概念非常接近。又如英國的Three Trapped Tigers(一支時常被拿來與Battles作比較的樂隊),以及Jordan Green、Matt Young和Mike Razecky 在進行的項目「Sky Window」,這些作品帶有特別的空間感。雖然那不是環境音樂,但跟我想做的有共通之處。不過我發現,大家的作品都沒有加入結他的部分呢!只要配上效果器,結他便能演奏出千變萬化的旋律音色,可是一般做電子樂的人並不會用到結他手。於是我想到,不如我自己做吧。 」

Alan提到的藝術家們,可以作為解讀《Between Now and Never》的線索。他所提到 「Sky Window」的《.Liftoff》特別讓我感興趣,因我可以從中看到類似《Between Now and Never》的聲音範本。但更有趣的是,加入了Alan的結他和創意後,竟能創造出截然不同的效果。此外,坂本龍一的電影配樂作品,如《Out of Noise》及《Gone Girl》(由Trent Reznor和Atticus Ross製作)的原聲帶,也是Alan的靈感來源。

專輯裡的《Gateway》和《Threshold》沒有使用結他演奏,非常特別。考慮到結他聲的加入會改變整體的音色效果,為了追求完美音色,關氏沒有使用結他,反而加入了在香港街頭錄製的城市聲音,並以其爲基礎,在上大膽進行混音、剪輯,並添加合成器音色等精心製作,是樂曲的一大亮點。

如果想要欣賞Alan作為結他手,獨當一面的技藝,那《Pulse》就是首選。

「這首曲子由鼓手Matt構想的節奏循環開始。最初是很簡單的迴圈,並在前半段加入了少量結他。後來,我們漸漸想要豐富層次,於是複製了鼓點,疊加上去。鍵盤手Jordan聽過後,建議我們:「要不要試著在這裡加入更加瘋狂的旋律?」就這樣,樂曲演變成與最初構思大相逕庭的東西。最後我們決定加入更多結他聲。儘管難以重複相同的樂句,但我們用上雙結他疊加,並進一步加入合成器音色,最終得到理想效果,這首曲子大功告成。 」

專輯中的《Lilac》具有獨特的原聲質感,其編曲也相當有趣。

「這首曲子源自Matt傳給我們的demo,它整體以原聲音樂的聲音為主,沒有加入任何結他、薩克斯和鼓,我們都認為十分輕鬆抒情。它有著小溪流淌於鄉村小鎮的氛圍,像一幅寧靜的風景畫般紓解人心。因為demo給出這種動人感覺,所以我明確選擇了使用原聲結他演奏。我希望最終成品的旋律能讓人清晰聽見,所以在結他演奏時,我們刻意避開所有與旋律有衝突的頻段,再以低音單簧管取締貝斯,吹奏低音部分。」

聽完Alan的話後,我感受到《Between Now and Never》實在誕生於一個非常自由的創作環境。專輯全程採用遠程製作,必然受到金錢和製作條件上的限制。但在聆聽此作時,聽眾絲毫感覺不到制約之感。或者說,正是有這樣的製作限制為契機,才得以創造出如此饒富創意的作品。正因專輯在短時間內一氣呵成完成製作,樂手各自的想法都在原生狀態下結合起來,帶來爵士樂常見的生動活潑氣質,給音樂增色不少。這種混合不同元素的音樂,完全凸顯了Alan鮮明的個性。他不僅結合了紐約當代爵士樂的技術和理論背景,與此同時,亦加入了在美國爵士樂未曾出現過的嶄新感覺,極具創意。我從未聽過爵士音樂人能創作出如此另類非凡的音樂作品。回顧Alan的前作《Petrichor》,它雖然運用了紐約爵士音樂家的爵士體裁,但其內容卻並非美國爵士樂界能夠創作出的作品。不論《Petrichor》還是《Between Now and Never》,兩者均體現了Alan由始至終,貫徹如一的哲學和美學理念。也許這些元素在他將來的作品也佔一席位,就讓我們好好期待吧。


柳樂光隆(Mitsutaka Yanagur)
日本音樂評論家。首本匯集21世紀以來《Jazz The New Chapter》系列書籍主編、 爵士樂三部曲《聆聽百年爵士樂》的作者之一。鎌倉 FM "世界需要爵士樂 "節目主持人。

中文譯者:Roko Wang
中文校對:譚凱蘭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