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生物としての生存競争時代(中国語版)-人類以生物身分生存競爭的時代

今日書く内容は、少し前に書いた以下の記事の中国語バージョンです。

中国語を学んでいる方は、会話で使う中国語とレポートの違いを楽しんでください。

とてもいい勉強になると思います。


「Age of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s a living thing-人類以生物身分生存競爭的時代」

首先,我將解釋為什麼決定這個主題。

之所以將其命名為“Age of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s a living thing,人類以生物身分生存競爭的時代”,是因為我們人類本質是一種生物,本能是“繁榮後代與生存”,因此我覺得最近對於環境保護的興起或航天事業的發展等一切都是人類的本能。

人類是被“慾望、貪婪”所遮住雙眼的生物,每個人都想變得“更幸福”。
這導致了在過去的100年中,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

例如,我認為大規模生產和大量消費的工業化是一項人類的代表作。
既有賺錢的慾望,又有廉價購買時髦衣服的慾望的結合。

但是,在過去的幾年中,人類開始反思他們所做的事情,並想著:“如果繼續這樣的生活方式,我們將無法與地球共存。”
我們一直生活的 “不可”再生社會構造已開始崩解,而我們為後代開始創建“可”再生社會,例如「永續發展目標(SDGs)」。

如今,變得越來越受矚目的“太空開發技術”行業,旨在使火星成為人類可以居住的地方。其中,美國一家名為Space X的公司正在積極朝著這一目標努力。

到2024年,目標是實際發射火箭,並試圖為火星找到合適的水源、在火星上建立能源工廠。
甚至,他們將執行“地形改造計劃”,使火星更接近類似於地球的環境,進而使其成為人類居住的星球。

在日本,“多樣性”一詞越來越頻繁的被使用(這裡的多樣性指的是會在商業領域被運用的,例如:只有男性在職場活躍是不好的、試著融入外國企業的意見、希望朝聘各種不同領域的人才入社等,都是企業在試著繼續生存下去時會做出的改變。),最近蔓延全球的冠狀病毒的傳播也使我想起“生存競爭”一詞。

我想在期末報告中調查的內容。

 比較過去和現在的生活環境和繁榮的企業。
 比較過去和現在之後,思考造成變化的原因。 (技術發展、人們追求的生活方式(日本人和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全球化等)
 思考未來社會的變化。
*過去是100年前,未來則是100年後

これを期末レポートでは1万字でまとめていきます。

この内容は私の案が多く入っており、

メンバー2人が中国語の添削を手伝ってくれています(めっちゃ感謝してる)。

今後もかなり楽しみです。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いい週末を。


未来の自分のために、お金を使いたいです。応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